找到相关内容4472篇,用时100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五戒中的第四条妄语戒,虽受了戒,由于习性带动,假使不知不觉,突然间说出,因而破戒时,如何补助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五戒(梵语panca silani)中的妄语戒,分为三大类:大妄语、小妄语、方便妄语。最重要的犯大妄语罪,大妄语具备五个条件,即构成重罪不可悔:   一、所向—对说大妄语。   二、人想—认定对方,而不是非人或畜牲。   三、有欺诳心—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。   四、说大妄语—自己未证圣果圣法,而说已证圣果圣法;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80412411.html
  • 从终极关怀到终极关切

    主体无条件关切的状态;从客体来讲,说被无条件关切的对象。关切或说牵挂的东西很多,比如足球、钱、地位、爱情等等,但在这些关切的东西中,有一种之为人必然要关切、要牵挂的东西,那就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,也就是哈姆雷特说的“To be, or not to be”的问题,蒂里希认为“宗教的终极关切”。   笔者个人非常同意何光沪先生的意见,确实用“终极关切”这个翻译更能体现蒂里希神学的本意...

    张雪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3891878.html
  • 普贤劝发品书法欣赏

    于三七日中、应一心精进,满三七日已,我当乘六牙白象,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,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、现其前、而为说法,示教利喜,亦复与其陀罗尼咒,得陀罗尼故,无有非人、能破坏者,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,我身亦自常护,惟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。”  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:   阿檀地 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鸠舍隶 檀陀修陀隶 修陀隶 修陀罗婆底佛驮波膻祢 萨婆陀罗尼阿婆多尼 萨婆婆沙阿婆...

    佛教慧日|大行普贤菩萨|敦煌遗书|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091048325591.html
  • 佛说忍辱波罗密

    非忍辱者,所谓禅波罗蜜。亦忍辱、亦波罗蜜者,所谓若被割截头、目、手、足,乃至不生一念嗔心,檀波罗蜜、尸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非忍辱、非波罗蜜者,所谓声闻、缘觉持戒布施。   “善男子!若欲修忍,应当先破骄慢、嗔心、痴心,不观及我所相、种姓常相。若人能作如是等观,当知,能修忍辱。如是修已,心得欢喜。有智之,若遇恶骂,当作念:骂詈字,不一时生,初字出时,后字未生,后字生已,初字复灭,若...

    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419171259.html
  • 七种布施

    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,不用皱眉恶色,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色相,未来成佛,得金色身,名第二大福报。 三、佳言施: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,出柔软语,不出粗恶语。此往后,舍身受身得殊妙辩才,所说的话,人皆欢喜,信受奉行。未来成佛,得四辩才,名第三大福报。 四、身施: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,起身迎接礼拜。此往后得端正身,长大身,所敬重。未来成佛后,如大榕树,无有能见顶相,名第四大福报。 五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4352978.html
  •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?

   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?  一.佛教社会科学,学,人生哲学,生活哲学。佛教的主要对象的精神属性,而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自然界,物质。  二.自然科学所关注、所研究的有形的物质,采取的实验的研究方法。在佛教的研究对象中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,对物质方面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,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。佛教的天文学,物质结构论,万物无常观,因果观,相对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1955456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呼唤倡导人间佛教的要义

    ……如不能重视人间,会变成着重于鬼与死亡的,近于鬼教!……真正的佛教人间的,惟有人间的佛教,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。所以,我们应……来发扬人间的佛教。 本来,释迦(佛人中的觉悟者——“佛陀”,...才能使佛教重获生机,恢复活力。最后,印公大声疾呼: 我们,需要的的佛教! 但愿当今的佛教界,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极其认真地想一想!...

    佚名

    |人间佛教|佛教观点|印顺导师|倡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1892316.html
  • 心即佛 则茶

      佛茶的升华,茶佛的禅心。佛与茶的同共诉求和凭藉心,感悟,顿想,自我修行,生命协调。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,茶则洗净上面的污垢,不留一丝细痕。茶、神、佛共同的饮品,天堂、人间...佛之理,欲守佛道,必参苦禅,欲破苦念,必习苦茶,茶者,真佛也!   中国茶道东方文化的瑰宝,它表现为四大理念:天人合一、物我玄会哲学基础;智者乐水、仁者乐山言语思索;涤除玄鉴、澄怀味象是审美...

    佚名

    |心即佛则茶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9/09382118138.html
  • 不可思议

    一百多年前雨果说:世界上最宽广的海洋,比海洋更宽广的天空,比天 空更宽广的的心灵。二千五百多年前佛说: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 二百多年前康德说:世界上哪样东西不是相对的呢?相对的东西快乐,亦...能量也是物质的特殊状态 。二千五百多年前佛说:心即物,物即心。心即佛,佛即心。 佛,他的姓名:乔达摩.悉达多。释迦牟尼尊称。佛,古印度语,音译 佛陀;意译:觉者(觉悟了的人)、智者(智慧...

    觉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45385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佛门中的“舍利”如何形成的 ?

    我舍利如芥子许,恭敬尊重兼供养,以此善根,一切皆得佛果,果报不可思议”。 ...  如本法师答:梵语舍利(sarira),舍利子华译为灵骨,或坚固子,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。佛(梵语boddha)、菩萨(梵语bodhisattva)、罗汉、高僧等,圆寂火化,每凝结有舍利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25812307.html